集团新闻

容错机制鼓干劲 通报问责敲警钟

点击数:19252017-05-15 18:25:59 来源: 鄂尔多斯市弘基炜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自治区纪委:通报7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案例及传达《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员工勇于创新。2017年5初,鄂尔多斯市弘基炜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中组织、统一要求各处室及子公司召开了专题学习会议。在集团员工中刮起了一股廉政风,营造了能做事、多做事、敢做事的良好氛围,让不怕做事的精神成为主旋律。

“容为公之失,不赦为私之罪”,正是这两份文件的精神所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任务重、难度大,风险也加大。在此期间,我集团涌现出一批拼劲十足、甩开膀子干的改革促进派、改革实干家。但另一方面,一些同志不担当、不作为,观望多、实干少,顾虑重、动力弱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等消极心态和不佳状态,导致一些改革措施遭遇“中梗阻”“落地难”。如何为担当者担当、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该《意见》的下发正当时!

《意见》的下发,首先是为干事创业者树立“方向标”。明确容错机制的定义、容错免责的条件、容错决定的主体、实施容错的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力营造鼓励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其次为改革者戴上“护身符”。通过建立容错机制,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让真正的改革者清楚,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制度与现行法律规定、政策的衔接工作,避免节外生枝。

再次是为干事者吃上“定心丸”。通过完善容错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包括评估、申诉、澄清、保护、激励、保障等在内的制度,通过心理疏导、责任研判和澄清保护等多方面化解试错干部的顾虑,正确认定试错干部的责任,帮助干部卸下包袱。让改革者“轻装上阵”。

但是允许探索性失误的同时也须谨防容错过度。不能让有条件的“豁免权”成万能的“挡箭牌”。自治区纪委的七起通报正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七起通报主要集中在公车私用、办公用房面积和宴请收礼上。虽然有情节不太严重的,数额不算巨大的,但可以从通报中观察到这几起案例都有共通点,追究主体责任和党内警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因小失大”纠于细处,绝对可以引起各位领导们足够的警惕与重视。将压力自上而下传导而来,从而带动整体作风的整肃一清。

如此看来,这样两份文件放到一起,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硬”,一手鼓干劲,一手敲警钟。二者相辅相成,必定会我们的改革发展更上一层楼。2.jpg

微信图片_20170515174115.png

 

 

 

东胜之窗  | 鄂尔多斯政府  | 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鄂尔多斯总工会
联系电话:0477-3154508  传真:0477-3154508  联系地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杭锦北路42号
Copyright © 2016 鄂尔多斯市弘基炜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新科创想
备案号: 蒙ICP备13001668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