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6122013-11-06 14:51:17 来源: 鄂尔多斯市弘基炜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题记:2013年3月13日,一个难忘的日子,一个令我们震撼的日子。在早春三月我们给这里的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带来了满满的爱心与温暖,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启迪了生命,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
一
2013年3月13日,业务部来到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院组织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关爱弱势群体”的义工活动,业务部积极发扬“奉献、友爱”的雷锋精神,为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献爱心、做义工。
经了解,福利院共有13个孤寡老人,24个孤残儿童,针对这些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的实际情况,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衣物、洗漱用品和水果。
3月13日下午 ,一入福利院大门,只见院墙上写着“奉献一片爱心,温暖老年人生”的宣传标语,让我们一行六人强烈地感受到了爱心的温暖。
与院方领导简单的寒暄后,我们最先来到了孤寡老人的宿舍,看到有年轻人过来,老人们纷纷走到走廊围观,我们亲切地称呼着并将礼物一一送到老人手里,可爱的老人们声声“谢谢”响彻在整个楼道……我们一边发放礼物,一边围坐在老人身边唠嗑,就唠生活的细节,聊社会的趣事。他们的热情与微笑时时感动着我们,就像歌曲里唱到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是啊,老人其实并不贪图自己的儿女能给予自己多少物质上的回报,其实,只要多陪他们说说话,多讲讲笑话,他们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在探访过程中,一位左耳朵带着金耳环的大爷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通过院方了解到原来他是日本人,在战争年代留在了中国,曾多次回国找亲人,但因种种问题,最后又回到了中国,晚年来到了福利院生活。这位日本老人非常幽默,说一口流利的本地话,他俏皮诙谐的语言常常引起其他老人的哄堂大笑,并能够产生心灵的共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位日本老人在鄂尔多斯定居后,逢年过节时,老人不仅没有感受到异国他乡的孤寂,反而对这片肥沃的土地有了深深地感情。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一遍遍地讲述福利院领导对他的关怀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给予他的帮助和照顾。
二
与老人们合影留念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儿童福利院,还未走到门口,孩子们已经用准备好的特殊方式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他们有的坐在学步车里摇摇晃晃,有的吃着零食,还有的孩子正咿咿呀呀哭着鼻子,此情此景让我们的心里别样温暖,宁静。
残障儿童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因为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障碍,遭父母遗弃,最后来到了福利院。也许这些孩子太小,又或者他们心里已经明白了起来,我们在走廊里和孩子们玩耍时,他们个个都扑过来让我们抱,没有陌生,只有熟悉。看着这些被我们怀抱在臂弯里的孩子,猛然间,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因为这里的孩子根本没法与正常的孩子相比,他们是那么的瘦小,十几个月大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四岁多的孩子却只会叫声姐姐或是阿姨,话都不怎么会说。休息室里,5个脑瘫的孩子,最小的才几个月大, 他们的小脑袋伏在地上,身子却挺着,似乎想要站起来,可不管他们如何尝试,他们只能依靠着脑袋立在那里,那一刻我们的心痛了。
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放学后回家的一席之地,有的却只是福利院里的哥哥和姐姐,这一刻,我心里特别的难受,可心里再难受,我又如何在这些可爱的孩子面前留下悲伤呢?我们代表的是弘基炜业所有的爸爸和妈妈,今天,我们来看望你们了。虽然我们一行六人大多数同事都没有孩子,但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得出来大家是多么的疼爱这些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是关怀,是大爱无疆。
不知不觉,我们在孤儿院度过了整整一个下午,管理员善意的提醒我们,我们才知道孩子们需要休息了,我们该离开了,离开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有些依恋。
“叔叔阿姨,再见!”纯真稚嫩的声音温暖了我们的心。
“再见,拜拜咯!以后有机会我们会常来……”
走出福利院时,大家没有说一句话。但心里却牢牢的把“让孤残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的标语记在了心里。
我想唯有爱才能换来真诚,才能感受温暖,我们不必去刻意做乐于助人、行善积德的事情,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着手开始,营造一个爱的氛围,“小爱汇大爱,大爱无疆”,帮助别人也是一种接力,影响身边的人,传递更多的爱心。他们是不幸的,而我们是幸运的, 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只要我们大家心怀感恩,人人献出一份爱,真诚对待,相信,每一个人的明天都会变得更加灿烂。